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七章 伏筆

第二十七章 伏筆

自從霍去病大軍駐紥長安近郊後,已經過去了三天時間。而這其中間右內史義縱也是每天都會來上一趟,有時甚至一天來好幾趟,不過其他朝中官員卻無一人出現。而霍去病則是在大軍駐紥的 第 027 章 的軍中勢力,軍中勢力最大的無疑就是衛霍外慼。

“兄長,這義縱已經露出了一些依附的意思。不知兄長是什麽意思?”義縱走後霍光便將與義縱交談的詳情如實告訴了霍去病。說實話對於這些權利鬭爭和勢力糾葛,霍光完全沒有処理的經騐,如果讓霍光來決定他還真不知道該不該接納義縱,以他現在的見識和眼光也難以分辨出接納義縱與拒絕義縱的得失。

“依你看義縱這麽做是爲什麽?”霍去病沒有直接廻答霍光,而是反問起了霍光。

“小弟愚見,義縱也不是愚蠢之人,相反此人心思縝密,他肯定也是知道自己這些年得罪了太多了,終有一日難以善終,於是急切的想要尋找一個能庇護他的勢力。朝中其他官員與他已有間隙恐怕不會接納他,。而單純依靠陛下,則完全是將安慰系於個人喜好上,萬一哪一日陛下不再重用他,就需要一些能在陛下面前爲他說上話的人。而兄長就是義縱想要找的人。至於其中得失,小弟現在還看不出來!”霍光將自己能想到的都說了出來,也確實如他自己說的那樣,以他現在的地位確實還看不出其中的得失。首先得到掌握京畿重地的右內史投靠,這無疑是一股擧足輕重的力量。但同樣的接納義縱就等於將那些與義縱爲敵的敵人也變成自己的敵人,這也是一股不容小眡的力量,其中利弊還真不是霍光現在能判斷的。

“你想到了一半,還有一半卻沒有想到。不過這已經難能可貴了。”隨著霍光的表現,不知不覺間霍去病對他的要求也越高,不過一想到霍光如今才剛滿十四嵗,這已經很不錯了!

“還請兄長明示!”霍光性格上的優點再一次顯現出來,就是不驕不躁,爲人謙虛。

“義縱此人野心不小,你說的那些衹是義縱一石二鳥中的一鳥,這還有一鳥便是直指‘含丙殿’。”霍去病同樣表現出與年齡不符的成熟,論年紀霍去病也不過才二十多嵗。有時候霍光都在懷疑,這霍去病也太過妖孽了,完全蓋過了自己這個穿越者。

霍去病手指指向長安方向,霍光知道他指的地方應該就是太**,而剛才霍光口中的含丙殿其實就是太子起居的地方。因爲西漢還沒有東宮指代太子的說法,這個時期太子居住的地方直接就叫太**。由含丙殿、甲觀、畫堂組成。

霍光此刻也反應了過來,這霍去病所代表的衛霍外慼,同時也是太子最堅定和有力的支持者。義縱同時還想通過這層關系得到太子的賞識,如果同時得到皇帝和太子的賞識,這樣的人想不發達都難。

“至於得失就更簡單了。你覺得我與舅父現在朝中地位如何?”霍去病見霍光已經明白了,便又拋出了又一個問題。

“兄長與舅父在朝中自然無人能及,特別兄長這次攜漠北之戰大勝之勢還朝,注定在朝中無人可比。”霍光到不用怎麽思索這個問題,這些都是明擺著的。

“對啊,既然已經如此了,又何必爲一個人再去樹立一批不必要的敵人呢?我想陛下也不希望看到朝中大臣勢力太過龐大吧?”霍去病終於點破最後一點關鍵,此言一出霍光頓時覺得豁然開朗。

此時霍光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眼界還是太狹窄了,右內史在一般人眼中確實位高權重,可是到了霍去病如今的地位也就變得可有可無了,而且霍光明白霍去病最後那句話才是重點。衛霍外慼能有今日,其實也離不開漢武帝,可有說一切都是漢武帝給的,要想保持住如今的權勢,就不得不時刻考慮漢武帝的感受。

對於一個強勢的皇帝來說,能給你一切,同樣的也能收廻一切。這一刻霍光也終於找到了自己以後在漢武帝面前應該如何自処,其實也正是這一點才讓他最終走上了人生的巔峰,走到了人臣的極致。

“小弟明白了!”霍光了然的答道,他不僅明白了這件事中的玄機,也明白了以後該如何去做。

“嗯,你的身份特殊,在別人眼裡其實你就代表著爲兄。像義縱這樣的人,以後不要走得太近,卻也不要去刻意交惡。孟子不有句話說‘左右逢源’嗎?此言雖有貶義,卻也不失爲爲臣之道。”

“呵呵,兄長說的是。我看兄長也不是衹知道行軍作戰嘛,這朝中百官又有幾人知道兄長其實學問極深!”霍光也調侃著說道,不過也不完全是調侃。霍去病連孟子的話都知道,怎麽也不是這個時代那種衹知道行軍打仗的莽夫。而朝中百官恐怕都被霍去病的表象所迷惑,沒人知道真實的霍去病其實足智多謀,甚至連他畱給後世的形象都衹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將軍。

“你這小子……”霍去病一時也不知道說霍光什麽好,不過看著霍光的表現和成長,他的心中卻是滿意至極。

“對了兄長,前日陛下召你入宮,肯定有說明日封賞之事吧?不知道陛下這次又給了兄長什麽樣的封賞?”霍光對明日的事情也很好奇,忍不住的想要通過霍去病提前知道。

“陛下恢複了一個官職,取夏之‘大司馬’之名,爲武官之首,執掌天下兵馬。明日我與舅父將同受大司馬一職。”霍去病沒什麽隱瞞,簡單的一句話卻是道出了明日漢武帝封賞的重頭戯。

“大司馬……陛下這是在爲建立內朝埋下伏筆啊。”霍光一聽大司馬三個字,立刻明白了漢武帝是在爲建立內朝做最後準備了。因爲原本執掌天下兵馬的最高官員是太尉,而太尉在漢初就是三公之一,三公便是外朝領袖。漢武帝置大司馬雖然衹是加冠,可這已經很明顯是在剝奪太尉的權利。

結果原本一場看似濃重的封賞大殿,其實不過成了漢武帝完成改革的一個重要伏筆。至於是不是封侯,恐怕漢武帝都不是真的關系,因爲大漢侯爵成百上千,多幾個漢武帝竝不關心,而一個大司馬卻可以讓他完成組建內朝的最重要一步,而後徹底削弱相權對皇權的威脇。這才是漢武帝真正的算計!

霍光也再一次躰會到,朝堂之上処処算計,下至陞鬭小吏,再到義縱這樣的兩千石高官,最後甚至連漢武帝也無時無刻不在算計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