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正文 分卷阅读64(2 / 2)


游走在灰色地带做买卖的人,常常会面对这样的处境,如果你已经赚了钱,便应该迅速改邪归正。只有这样你以前挣的钱才是你的;否则一旦事发,老帐新帐一起算。

但是这种人常常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撒手原来的黑道买卖。他们或是因为贪婪,希望继续不劳而获;或者没有其他生存手段;又或者期望继续一夜暴富,财源滚滚的美梦;总之没能迅速改弦易辙,最终必将人财两空。3D男人正处在这个关键的时刻。

3D男人重修了整套大房子。后面有两进院子,最后一进正房和两旁的厢房加装了钢筋混凝土的后墙、地面后重新装修,铺顶,加固。中间的一进扒掉了重盖。

由于盖了门脸房,原来非常大的院子小了很多,以至于他没有留停车的位置,开车来以后需要把车停在外面大街上。这是当时人的短视。这么大的隐患今后必然给他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危险。原来的一进院子东西两侧各三间的厢房也各拿出两间给了门脸房。

剩下的房间里,一进、二进的西厢房都改成了两套现代化的厨房和餐室、其他房间每间都装了独立的门和现代化的卫生间。费了不少力,但是改建非常成功。

其中一进的院子里还为前面的门脸房准备了共用厕所和冲澡洗衣间。

这里现在不归城市管,老房子不属于小产权(小产权房特指那些私人在农村建造后出售,但是没有向国家缴税的房产。政府不予承认),找活干的建筑公司也多。改建中还发现了老房避难用的夹皮墙和藏在里面的一根金丝楠木柱子;卧中小叶紫檀的雕花大床,加上用塑钢门窗换下来的两大扇老黄花梨木的雕花门窗。那件卖了都是一辈子花不完的钱。所以这次改建不但不用花钱,还可以有大大的收入。

「我们要格外小心。」3D男人对若男说,「店里店外和院子里我都装了监控。

但是我们自己走路的地方照不到。否则,等于自己给自己找犯罪证据了。」

「没人注意我们啊?安监控干什么?」

3D男人一直在想是不是要对若男讲清楚了,不但两个人之间现在的状况属于「通奸」;男人其他的行为,无论是盗墓,还是作假,都已经属于犯罪的范畴了。

他们随时可能被人算计。而且即便你被人发现了,被调查了;你都不可能知道。

正好像有些人,特别是那些贪官,总想着,「一旦发现有风吹草动我立刻收手。」可是那时已经晚了。对你的调查往往是在你不知情,没有感觉的情况下进行的。你认为自己很机警,嗅觉足够发达,但是你什么都发现不了。等你察觉到危险苗头的时候,已经无路可逃了。所以从一开始便要小心谨慎。用一句老套的话来说叫做「防患于未然。」

「晚上肏我。」车里的若男想不到这些,她忍不住春心的诱惑靠向男人一侧,用小手握着那个大家伙怀里深情的说

「那你可要准备好,这我可不讲情面了。啪啪啪……」男人不愿意打断好兴致,没有告诉若男士实情。

车子已经进了一个很大的市镇,男人降低了车速,两眼仍然看着前方;脑子里满是色情的画面;腾出右手也放到了女人的身上摸索着。男人先捏了捏女人的耳朵,然后手掉下去揉了揉女人的肩头,当他摸到若男微微隆起的阴埠以后便不再移动,开始隔着裙子在若男两腿和小腹之间的缝隙里抠挖起来。

若男怕男人分心发生车祸,挡都没有挡。当然这也是因为男人抠得十分舒服,「开你的车。小心出事。老是那么毛手毛脚的。人都是你的了,下车还不让你随便摸个够。」

「那时候光摸可就不行了。」男人两眼色忒忒的,但仍然保持向前看着。

「我不怕。不就大点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若男的身体开始一下一下的拉紧,就像一个破了皮的葡萄,里面的液体开始浸出。

「比你老公的怎么样?」

「不许说他……」

说话间车子慢慢的驶进了火葬闹村。与若男想象的荒凉之地不同,虽然已近午夜,只见穿村大道上灯火辉煌,人声嘈杂。宛如一个不夜城。

只见大路两旁大大小小的商店摩肩接踵,虽然已经关门,但是门上喷墨打印出来的牌匾却被照得亮亮的。

中国的广告招牌几乎从画工用笔涂写一夜便发展到了喷墨时代。而西方国家在这之间曾经有过一段很长的宽幅印刷机印刷纸质广告,再把它贴到墙上的广告制作阶段却几乎从来没有在中国出现过。

喷墨广告的颜料都是抗紫外线的,可以很长时间不掉色;基料是无纺布,有很大的强度,比纸的结实多了,也方便多,便宜多了。纸质广告必须大量印刷才可以降低成本,而喷墨打印可以做到即便每次只生产一件也可以。3D男人也是在为「历劫斋」做木牌匾的时候才知道这些的,这为他后面制作古画积累了关键的经验。

很多沿街商铺为小贩们提供了方便,为他们拉电线,提供门口的摊位。为的是给自己增加人气。一些没有电线的小摊嫌广告灯不够亮,自己点起了应急灯。

这些小摊有的是倒腾宝石的,有的是配套服务,卖小吃的,什么越南米线,泰国鱼丸,生蚝,海参,啤酒,燕窝汤,卖什么的都有。还有算命的,测字的,农村封建的那一套也开始复苏。

「要加字吗?」一个年轻人突然走到若男面前问道。吓了若男一跳,她不知道「架子」是什么东西。

原来火葬闹原名叫「大戹村」,(戹字音e,去声,「灾难、艰险」的意思)。因为村里农民受了北方周初报的挑唆,发疯一样的反对在这个村附近修建火葬场,认为会让村里人得癌。所以被称作「火葬闹村」。原来的名字反倒不用了。

可是这里现在成了著名的古董宝石一条街,很多城里人周末都来这里淘宝,发微信告诉朋友的时候,村里人可不希望人家叫他们「火葬闹」,仍然喜欢使用原来很有内涵的名字。可是,很多手机字库里没有大戹村的「戹」字。于是有人发现了商机,用他的手机为你的手机字库里输入「戹」字。每次一块钱。

这个买卖发展到后期,只加一个字已经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了,所以加字以后还可以再加两块钱买一个有不同选项的附表。比如字库里没有的「全国难认地名表」,中学生的「常用公式大全」,饕餮客的「本市美食指南」等等网上搜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