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6章 合浦上官

第276章 合浦上官

? 从乐城和光城两地前往抚林城的两支共计三万人全军覆没的消息很快便是传到了整个江南府,也自然也是传到了抚林城中。

抚林城内的淳于默和淳于修远在前一夜袭营当中大败而回,本就是损兵折将,城中留守只剩下了区区两万残兵败将,想要抵住龙渊军的进攻,本就有些难以支持了,所能坚持下来的唯一原因便是指盼着援兵的到来,不想乐城和光城两路援兵三万兵马竟然是全数覆没在了龙渊军的手中,一时间对于抚林城中的守军的打击可谓极大。

抚林城中本就是老弱残兵,守兵本就士气低迷,得到援军覆灭的消息之后,城中士气更是萎靡。自从得到消息之后,城中守军便是不断有逃跑的,以至于一时间,龙渊军虽然只是兵临城下,并未主动攻城,但是城中已经是很难坚持。

淳于默和淳于修远本还在坚持,希望淳于家能够继续派出士兵来支援抚林城。

但是淳于世家本就兵力不多,连番大败之下,兵力已经是损折巨大。就在叶枫歼灭了光城援军返回抚林城下的龙渊军大营的时候,另一面从宁溪口渡江的陆藏天也是统帅战军的龙渊军团连夜攻破了开江。

开江城中也是有淳于世家的两万守兵,但这两万士兵也大多都是新征募的士兵,战斗力极弱。而且陆藏天出奇兵,趁夜渡江,事先派出斥候混入开江城内之后又连夜攻城。

开江城守将防备不及,被陆藏天连夜破城,大破守军。城中两万淳于世家的守军,一万多被俘,剩下的或死或逃,开江城的两万守军也是一夜覆没。

陆藏天歼灭了开江城守军之后,将被俘的一万江南军押送往江北之后,立刻是直接遵照先前的计划,挥军南下,往乐城而去。

淳于世家的江南军总共只有十几万的兵马,连番大败之后,不算被困在抚林城中的两万守军外,便也只剩下九万军队,几乎是大半都损折了大半。

短短几日之内,淳于世家便是损折了大半的军马,这些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传入新建城中,让本就有些不知该如何应对的淳于松更是陷入了空前的恐慌之中。还是淳于松的儿子,时任帝国财政大臣的淳于宰临危不乱,向淳于松提议交好上官瑞,联手对抗龙渊军,方才让淳于松做出了决定。

事实上,淳于世家用兵十七万,虽然多是弱兵,但在龙渊军的攻势之下,本也不至于大败至此。之所以有如今的这种惨败,有很大一本分原因也是因为淳于家的江南军兵力过于分散而导致。以至于龙渊军出其不意的攻击之下,江南军根本难以阻止有效的抵抗,自然是一败到底。

淳于松自然也知道自己分兵过于严重,但却也没有办法。

淳于松为淳于家寻觅的江南府,本是一个最好的根基,但不想世事变化,原本应该是力量空虚,最为安全的江南府在阴错阳差之下,竟然是沦入了江北龙渊军和上a官瑞军的双重压力之下。江北的龙渊军自然是虎视眈眈,但看似平静的上官瑞却也是在暗中的盯着淳于世家,让淳于松不得不作出分兵守御的决定。

眼下,眼见形势越来越窘迫,新建城以北原本用以防守江北龙渊军的数万军队相继在龙渊军之下覆灭,淳于松正不知该如何去应对,而此刻淳于宰却是提出和上官瑞交好的想法,顿时给了淳于松以拨云见日的感觉。当下淳于松立刻是派出使者前往合浦,与上官瑞沟通。

在请求上官瑞出兵的同时,淳于松也是停止救援抚林城,而是开始集结其余军队与新建城下,准备集中兵力以应对龙渊军的压力。

抚林城被困六日,陆藏天率龙渊军团五万兵马占据乐城。

乐城被占,抚林城与新建城之间的联络便是被彻底的斩断,据守抚林城的淳于默和淳于修远两人眼见新建城援兵无望,而手下士兵大量逃亡,不过六日已经逃亡数千,城中只余一万五千守兵,心知抚林城势不能守,最终只好向龙渊军投降。

叶枫之所以对抚林城围而不攻,目的便是为了要招降城中守军。

淳于默和淳于修远两人献城投降,叶枫亲自接受两人归降。淳于默本姓李,淳于修远本姓司马,只因成为了淳于世家的家将,方才是改姓淳于。叶枫接纳二人归降,命二人各自复姓,仍旧以二人统领旧部,以抚林城降兵为抚林军,命令其北上驻守沧江口,而叶枫率领自己的近卫军进驻抚林城。

夺下抚林城之后,叶枫一改之前的态度,在抚林城中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立刻是拔营向乐城而去,准备与陆藏天的大军汇集。

而此刻,进过快马加鞭,淳于松的使者也是终于赶到了合浦的上官瑞军营。

……

上官瑞出自上官世家,与叶家的叶少轩同为天风帝国最年轻的一方镇将,手下原本便是有十万天风中央军的精锐,薛宣和驾崩,天风政局大乱之后,上官瑞被困在了合浦,便也是就地募兵,将自己的力量扩充到了十四万人的力量。

上官瑞虽然只有十四万军对,较之淳于世家的十七万军队要少了三万军队。但是上官瑞的军中有十万乃是天风帝国军的精锐,更是曾经参与安楚国与江东国的敖战,战力不是淳于世家的军队可以比拟。若是上官瑞有意争夺江南府,以淳于世家的十七万弱兵,根本不会上官瑞的对手。

但是上官瑞与上官家族一般,虽然手握重兵,但是却并没有明确的表现出自己的野心。知道现在,上官世家也只是展现出一种自立自保的姿态,似乎对于天风的大好江山并没有太大的野心。

上官瑞也是同样的表现,所以对于淳于世家在江南府咄咄逼人的姿态,上官瑞并没有做出过多的表态,只是安稳的驻守在合浦城中经营。

此番,龙渊军大举南下,上官瑞自然也是受到了消息,而且相对于淳于世家,上官瑞的军中有着十分精锐的斥候,得到的消息较之淳于松甚至要更要早一些。

上官瑞虽然看似对江南府并没有什么想法,但是对于龙渊军的南下之战却是一直都在关注这,早在叶枫的军队渡江之前,得到了淳于家军队的情况之后,上官瑞便是断言此战淳于世家必败,眼下果然是得到了验证。

此刻上官瑞一面加紧对新征募的四万军队的训练,一面也是时刻做好了备战的准备。

对于龙渊军的南下,上官瑞的态度其实与淳于世家的态度乃是一致的,不管上官瑞对于江南府有没有想法,龙渊军对于上官瑞而言,都是敌人。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淳于世家貌强实弱,上官瑞根本没有将淳于世家放在眼中,所以没有动作。但是若是龙渊军占据江南府,以叶枫的强势,又岂会仍旧由着他占据合浦?

可眼下天下大乱,四处都是暗藏战火,若是不守在合浦,上官瑞又能何去?他上官家在北河以南或者武运领倒是占据很大的势力,但是上官瑞想要过去却是基本没有可能。且不说北方,便是武运领,上官瑞便是要穿越淳于世家和秦王等多个势力。若是上官瑞只身过去自然无妨,可若是带着十几万的军队移动,即便是淳于世家放他国境,秦王也绝对不可能应允。

所以眼下,对于上官瑞而言,只有保住合浦才是最好的做法。

其实对于叶枫南下,上官瑞本来准备在第一时间出兵,或者最少也要在第一时间向淳于松示警。但是上官瑞的大营当中有一名叫李素的随军幕僚却是制止了上官瑞,向上官瑞提出了按兵不动的计略。李素乃是以合浦军的大意来劝说上官瑞。

李素的原话如此,“少将军虽然本意无心天下争夺,但是眼下帝国崩乱,少将军也需要为跟随少将军的数十万将士考虑一下。”

对于李素的如此劝说,上官瑞只能是默然点头。

诚如李素所言,他手握重兵,在这乱世当中,他若是真的不想参与道天下之争中,那么便是唯有一条路,干脆的解散大军。否则的话,不愿争夺天下却要手握重兵,最终结果只能是被其余诸侯消灭,如此不仅是自身难保,便是跟随他的十多万将士也将遭难。

其实对于上官瑞而言,倒不是对于天下毫无想法,只不过上官瑞素来是比较沉稳,喜怒不形于色,想法多沉溺与心中。他之所以一直不懂,不过是在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罢了。

眼下龙渊军南下,便是他的最好机会。

按照李素的建议,他最终是按兵未动,也并没有事先向淳于松示警。如此一来是要削弱淳于松的实力,另外一面是等待淳于松来主动求他,好谋求更多对上官瑞有利的条件。

就在叶枫和陆藏天的军队在乐城汇合的时候,合浦城外上官瑞的合浦军大营当中,李素在上官瑞的大营当中对上官瑞说道,“少将军,龙渊军渡江已经有十天了,根据斥候传回来的消息,淳于世家的族兴之地抚林都是沦陷了,以属下之间,淳于家的使者估计也就在这几天就会抵达我合浦了!”

上官瑞点头,“如此,我们也是要尽早做出准备了。”

李素正准备在说些什么,就在此时,上官瑞的一个亲兵走入大帐之中,禀报道,“将军,有淳于松使者在大营外求见。”

李素和上官瑞闻言不由的对视一眼,上官瑞不由的笑了起来,“先生可当真是神机妙算,也罢,先生便与我一起去见一见着淳于松的使者,看这所谓使者能说些什么,又能给我合浦军带来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