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民国有点田_10





  听到陆灿文的这些打算,林秀然脸上带着几分犹豫。这几年安宁的生活,让她觉得十分满足,对于突然要出现在生活中的人,不免有些抵触。但是她崇拜陆灿文,也不会和他为了这些事情争吵。况且,她也自信,自己绝对不比那个人差。

  她点头笑道,“好,那我这些日子就不出门了,就在家里准备一下,等人过来了可以直接入住。”

  第6章

  “会珍,你们家竟然还留着这些老参?!”

  陆老太看到阮会珍拿回来的人参,惊讶的说不出话来。百年老参她也不是没见过,以前陆家辉煌的时候,她也曾吃过参汤。可是像这样长相好,且还是一下子三颗的百年老参,也实在太难得了。

  此时陆老太心里更加感动了。这可是宝贝啊,关键的时候,用人参吊着命,还能多些活命的机会。

  这样的好东西,应该留着家里作传家宝,留给后世子孙的。可会珍为了保住陆家的老宅子,竟然把这样的宝贝都拿了出来,这样的情分,让她都不知道如何感激了。

  阮会珍自然知道这是宝贝,只是因为空间有,所以并没有像老太太这样露出不舍的表情。反倒让老太太更加深信,儿媳妇这是一心一意为了陆家。

  “会珍,这些拿去换钱,要是会贤问起来……”要是别的宝贝,拿去典当之后还能有机会再赎回来。可这百年老参拿出去了,别人可不会再让赎回来了。

  阮会珍叹气,“娘,这事情我已经下定决心就不会更改的。况且会贤也会明白我的苦心的。”说起来,这个便宜弟弟也不是个负责人的,放着姐姐一个人在老家,一封信都不写回来。哎,民国时期的男人都这么不靠谱吗?

  卖人参的事情已经决定了,婆媳两个也不再客气。阮会珍的意思是,这镇上还是不如县城里,所以准备去一趟县城,好卖个好价钱。而且也避免让这里的人眼红。毕竟大伙相互之间太熟悉了,看着他们拿出这么好的东西,肯定会想着会不会还藏着什么好东西,到时候起了歹心可就不好了。

  陆老太也想明白这一点,自然也只能点头同意。

  阮会珍雇了一辆相熟的人家的马车,趁着还没过晌午,就急匆匆的去县城了。武宁县虽然不如以后的市区繁华,可是这时候有钱人扎堆住,房子大,而且土豪都很爱炫富,各个住着高门大户的,所以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也显得十分的热闹。

  阮会珍下了马车之后,就给了几文钱给车夫,让车夫在附近吃点喝点,等着就好。自己就拐了几个弯儿,,就去找人打听县城的大药堂。

  为什么不去典当行?在阮会珍的印象中,典当行都黑到底了,她一个弱女子,去了典当行这种灰色地带,估计讨不了好。倒不如去那些有名望的大药房,人家到底还顾忌点名声。

  武宁县最大的药房是和荣大药堂,听说东家林家,也是武宁县的大户,平日里也颇有善名。

  阮会珍打听清楚了,就直奔和荣大药堂。

  进了药堂,果然人气很旺,里面来来往往看病的,买药的,络绎不绝,倒是有些像后世的医院一样。

  里面的伙计和大夫都很忙,见阮会珍穿着普通,也没人过来招呼。阮会珍直接进里面,找到柜台的伙计,敲了敲柜台。

  那伙计正在称药,听到声音,头也没抬,问道,“先拿药方,排队等着,抓好了就喊你。”

  “我不抓药。”

  “看病在后面。”伙计指了指后面。

  “也不看病。”

  伙计抬头,不耐烦道,“那你来干什么?”

  阮会珍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根人生须,“你们收这个不?”

  在药堂里做了多年,小伙计一看,就看出这是什么东西了,眼睛一亮,拿过来闻了闻,又瞄了瞄,“我可没闻错吧,这,这得多少年了?”

  阮会珍道,“祖传的,怕不少于百年了。”

  听到阮会珍这么说,小伙计的脸顿时亮了,又有些可惜,“这一根,两块大洋吧。”人生须毕竟不是人参,给不了多高的价格。

  阮会珍见这小伙计看到人参须后面的表现,加上问都不问直接开价,就知道这人参拿到药店来卖是没错的。

  便道,“我家里有整支的,你们要是要,我就拿来。”

  小伙计闻言,神色一愣,眼睛瞪的老大,突然道,“你别走,先等着,等着啊。”说完就急匆匆的去了后面寻人。

  阮会珍知道,这估摸着是要去找大掌柜的。

  果然,过了一会儿,一个绣文绸缎长袄的老人走了出来,看着五六十岁的模样,头上带着帽子,腰间还挂这个玉嘴的烟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