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2章(1 / 2)





  老皇这些日子已经精疲力尽,身心憔悴的他深深的表现出一股疲惫之气,看着自己这个二儿子,点了点头,“泯儿,起来吧。”

  凤紫泯这才站起来,束手规规矩矩的站在他的近前。等候老皇开口吩咐自己。

  老皇将这个儿子叫来,却没有立马说话,而是上一眼下一眼将这个儿子打量了一番,从头看到脚,又从脚看到头,凤紫泯自己也觉得奇怪,自己好像从小长这么大,也没有被这个父亲如此细细的打量过他。

  这种来自父爱的目光……让他感到一阵……

  寒凉……

  半晌,就在凤紫泯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不得劲的时候,老皇这才开口,未开口,便是一生哀叹。

  伸手招了招,将凤紫泯叫到眼前,“泯儿,你且来,为父有话要对你说。”这一刻,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不是那个冷冷清清的孤家寡人,他,也是一个爱着自己每一个孩子的父亲。

  凤紫泯看父亲神色与平时不同,心里提起十分的小心来,恭谨的半弯下腰,在老皇的面前,“父皇请示下,儿子,恭顺听从。”

  *********************

  鞠云楼中,盛摆宴宴,最好的,最罕见的东西都摆在了桌子上,何悠远从昨天傍晚自旬阳道府中出来,一晚上快马加鞭往京城里赶奔,到了这儿之后因为怕日上三竿之后,街道上的过往人众太多,他不愿让太多人看到自己,便简单的吃了个早饭,就巴巴的提着东西到了莲心小筑。到了这儿他巴巴的白活了一顿,这会儿早就饿透了心了,前心贴着后背,饿了个四脚朝天,看见一桌子好饭菜,眼睛都瞪圆了,拿着筷子一顿风卷残云,把一桌子菜吃的七七八八,云裳坐在他的对面,端着一壶酒,边斟边饮,悠悠闲闲的看着窗子外头过往的行人。

  人言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话一点不假,云裳从这二楼半的雅间里看下去,这底下的人们个个看起来都像是庸碌的蚂蚁,忙碌却过得异常充实。

  她有时候看窗下累了,转过脖子来一看,对面的那位正抱着一盆佛跳墙呼噜呼噜的吃着。忍不住就是一笑,何悠远被她这一声笑得从美食之中抽出神来,尴尬的放下佛跳墙,抬起袖子来擦了擦嘴,低头看了看自己溜圆的肚子,也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那个,下官让公主殿下破费了。”他憋了半天,才想了那么一句。

  云裳浑不在意,她反而觉得刚才呼噜呼噜吃饭的何悠远何胖子倒是比上午在自己面前夸夸其谈的何悠远要可爱的多。

  人嘛,本来就是饥饿食困的高级动物,老是说那些道貌岸然的话,就让人觉得……虚伪的很。

  见他吃好了,云裳点手叫来鞠云楼的伙计上一壶好茶给他消食。

  何悠远受宠若惊,先给云裳倒了茶水,又给自己满上。“公主殿下……您要和下官说什么?还请公主殿下明白示下。”

  云裳点了点头,她喜欢打开天窗说亮话,见他酒足饭饱,常言道,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何悠远刚刚吃了人家一桌子上好的酒菜,这会儿云裳说什么,十有八九也该他答应下来。

  “你在旬阳道府里呆着,虽然和京城相距百里,可你却对京城的事情熟悉的很啊。”她这句话说得很是随意,何悠远脸色一变,嘿嘿了两声,“做官的,说白了就是给皇家做牛做马,任人使唤,而且,这个脑袋还是抗在自己的脑袋上,人家上头的人要是一不高兴,咱这脑袋就得搬家,我这不也是为了活着么。嘿嘿,你说是吧。”

  云裳笑着点了点头,“不错,就是这么个道理,你做的很好哇,我倒是也想明白明白上头的人到底想怎么着,也想时刻提防着点自己这个脖子上的脑袋被人莫名其妙的摘走。不知道,何大人最近听了什么关于这个京城的消息,有什么新鲜段子,且说来听听。”

  何悠远眼珠一转儿,将茶盏放下,挽了挽袖子,提起一口气来,压低了声音道,“公主,你这话和我说,算是真问对了人,属下最大的本事,就是耳朵长,最近的京城里,还真是如您所说,有不小的事情。”

  云裳挑了挑眉毛,比了个手势,让他继续说下去。

  “咱们大凤朝在边境上,和西凉国交了手,动了真格的,也输得特别惨,下官已经接到了具体消息,据说西凉国不日将要派遣使臣来咱们大凤朝。”

  云裳眯了眯眼睛,“人家赢了个漂亮的大胜仗,却还要派使臣来?难道是咱们答允了人家的什么要求?”

  何悠远一拍桌子,道,“着哇,小郡主,啊不是,公主,您可真是冰雪聪明!事情还真就是如同您猜测的这般无二,下官已经收到了确切的信报,说是咱们大凤朝决定要和西凉国,和亲。”

  两个字让云裳一惊,紧锁眉头道,“和亲?”她陷入了沉思,大凤朝一共有两个公主尚未出嫁,如此说来,竟要是从凤紫潋和凤紫湘当中选出一个来了?云裳低低一笑,“这倒是不错。”这两个公主她都不喜欢,走一个,是一个,最好是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将这两个公主一起打包,算是便宜给了那个西凉国的王子好了。她这么想着,脸上就闪出来一抹笑容,何悠远诧异的看着她这诡异的笑容,道,“公主您看起来很高兴啊。不知道下官这第二个事情说完之后,您是不是会更高兴。”

  云裳顿时来了精神,将身子坐正了,道,“你且再说说看,这第二件事情是什么?”

  第一百六十七章 谁也别笑谁

  何悠远给云裳斟满一杯茶,重新坐回去,看云裳一幅认真倾听的样子,顿时来了精神,说道,“您难道还不知道么?在咱们这大凤朝里头,有一个大大的贪官,如今国库亏空的厉害,边防上用钱的地方又多,和西凉国,和苍浯国,和瀚海国,都说不好什么时候就来那么一仗打打,您说,这种情况之下,皇上他老人家,不是得赶紧想办法充盈国库么?而眼下就有那么一个最快速的填补国库,补上银子的好办法。”

  云裳脑子里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到了一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她所知道的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就是和珅,他这个人是她小时候的偶像,虽然他没什么太大的本事,也对社稷江山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可是偏偏这么一个大胖子,还就做这个大清朝的中堂大人做了一辈子,从一个挑灯的侍卫到身兼数职的中堂大人,他的一生不可不说是传奇而辉煌的,除了他总是压迫百姓,拿着各地官员进宫的的民脂民膏的白花花的银子珠宝以外,云裳还是很欣赏这个人的。

  何悠远看着云裳走神,继续说道,“只是这个贪官到底是谁,藏在谁的阵营当中,可就没人知道了,如果老皇帝想要快速补充国库的空虚的话,下官猜测,这个藏在百官当中的大贪官呐,就快要被人揪出来了。”

  云裳点了点头,完全赞成何悠远的这个说法和猜测,可是她的心里也存着一个疑问,如此大的一个贪官肯定不是一天半日就形成的,是日积月累起来,是这个朝廷一手养起来的,难道这个皇帝就一点都不清楚,一点都不知道么?云裳曾经很是在和珅和乾隆之间纠结过很久,乾隆号称十全老人,肯定是个明白事儿的人,他那么精明的一个皇帝,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身边的这个和珅就是个大蛀虫呢?可是,偏偏,他活着的时候还就真的没拿这个和珅怎么地,还是等他死了以后,嘉庆皇帝亲自动手将他抄了家。

  云裳还曾经大胆的猜测过,那个乾隆皇帝是不是看着后宫佳丽三千看的太腻了,结果就看上了一个给自己掌灯的侍卫出身的乖巧大臣?这简直就是一场华丽丽的断袖情深啊。不过这个猜测还真是太让人作呕了些,云裳并不能认同,自己就给排斥掉了。

  清朝的那位皇帝和这个大臣怎么一回事儿,她是不得而知了,不过眼下的这个皇帝和这个藏在未知暗处的贪官大臣到底是个怎么样关系?她倒是能有机会亲眼目睹一番。

  云裳顿时来了兴趣,将茶水一饮而尽,抬眼笑眯眯的道,“挺好,抓了一个贪官就能充盈国库,这买卖,皇帝要是不做,他就是个傻子。”

  何悠远长大了一张嘴,半晌警惕的朝左右看了半天,才将嘴巴闭上,“公主啊,这话您还是……还是小心些说吧。”这么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敢说大凤朝的皇帝是个傻子……光是这一句话,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听了去的话,她有几个脑袋也不够被人砍啊。

  云裳自己说完也哑然失笑,呵呵的捂着嘴笑了半天,“是我失言了。哈哈哈,何大人别介意,别介意。”

  两人又说了会儿别的事情,何悠远的旬阳道府里还有公务,他这算是翘班啊,能跑出来两天已经是极限了,他吃过这顿饭,就得急着往回赶。云裳明白,也不留他,二人在鞠云楼就此别过,这一次何悠远跑来给她送礼,让云裳忽然觉得这个人对自己很上心,上心的程度已经超出了一个大臣想要巴结一个主子的程度,这一点让她有点匪夷所思。

  喝了一肚子的酒水,云裳逛逛荡荡的在街上走着,她今天没有带着仆人也没带着香香或者旻言,第一次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独身在街上逛着,看这京都繁华夜景之中的芸芸众生,忙得不亦乐乎,做买的,做卖的,老幼妇孺一派和乐的景象,心里某一个点也变得柔软了起来。

  古人虽然落后愚昧,可是他们却过得悠然自得,轻松享乐,这种无压力,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是当代人远远不能及的。

  她边走着,边享受着这种神仙似的心情。

  正走着,就感到身上被人一撞,她一把抓住那个人,哼,这种小伎俩她早就看的多了,电视剧里不是总有么,一个神偷儿从别人身边一过,他身上的值钱的东西就都不见了。这种戏码可是太多了。她不是傻子,当然是要立马抓住那个人。

  可是这一次她却想错了,那个人肯定不是贼人,因为她是认识这个人的。

  那个人低头连连道歉认错,“真对不住,在下有急事,撞了您,真,真,真是是对不住。”

  听见这熟悉的结巴声,云裳更加确定了眼前这个人的身份,讶然道,“是你?”

  那人这才抬起头来,看见是云裳,也是一阵惊讶,“哎呀,原来是小郡主。啊不是,曹尚见过公主……”

  云裳扶起来要下拜的他,朝他比了一个嘘的手势,用眼神儿看着周围,那意思就是,此处不是行礼的地方,大可不必如此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