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章(1 / 2)





  第二天,杨思瑶没有丝毫犹豫地踩着两府的名声,从于府的边角进了门。进门的当天,她以良妾的身份祭拜了主母,然后入住兰苑。

  算起来,老太太指出的三条路,除了第三条是绝路,另外两条的终点都是于昭轩的继室。可在杨思瑶看来,第一条是康庄大道,但路上绊脚石太多,风险太大;第二条是羊肠小道,但沿途风光无限好。于是她义无反顾的选了她认为对她最有利的那一条路。

  杨思瑶未婚先孕,就算定下亲事,她在杨府也待不下去。每日看着嫡母、嫂嫂的冷脸,听着下人的疯言疯语,这日子比之先前的锦衣玉食天差地别;而经此一役,两府必定防范她与于昭轩再见面,男人都是善变的,三年两年的,人家连你什么样都不记得了,还怎么情比金坚,尤其于昭轩还是这么个不靠谱的;更何况于昭轩现在已经三十又四,再过三年,他还能不能让她再怀孕都是未知数。

  所以说,这第一条路明眼看是直捣黄龙,既全了两府的名声,又给了杨思瑶体面。但对杨思瑶来说,也就面子好看心里苦,空背着继室的架子没实货。

  现下借势入府就不同了。

  眼下杨思瑶与于昭轩情投意合惺惺相惜,互相引为知己,她为了与他厮守甘愿自降为妾,于昭轩心里能没有想法?便是于昭轩日后对她不再喜爱,就凭着这一分愧疚,也能让他们举案齐眉,夫妻和睦。再说,男人都是不经哄的,耳边风吹着,等她生下孩子,要想上位根本不是问题。就算是老太太三年内不松口也无妨,她的身份的确只是妾,但她娘家的身份地位在那摆着。有她杵在长房,还有谁家不识趣地把合适的姑娘往于府这个火坑里推?继室的位子也只能等她去坐。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占住这个坑,慢慢往上爬,到底她年轻,熬过了老太爷老太太,又有了丈夫的宠,谁还能压她?一品诰命只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说,这第二条路走的,起路艰险但结局却是实打实的。

  不过如果她知道,两个老人在临死前就会强制于昭轩将爵位交出来,不知她还能不能这般自信;如果她再知道,三年后,于昭轩会上书追封杨氏为于爵夫人,享一品诰命,而她只有一个继室的名头,她还能不能这般无所畏惧。

  老太太大概也知道杨思瑶是怎么想的,无非是霸着男人、守着孩子图富贵。如果说老太太一开始对她这‘伪儿媳’的品行不满意,觉得她太自私又不守规矩,那现在就又多了一层评价——自负聪明,鼠目寸光!

  那康庄大道再坎坷,那也是面子里子都有了,便是到时候杨思瑶真不得宠,她也还有个名声在那里,不说别的,她姨母变继母,就是华哥也不会亏待了她。可眼下杨思瑶摒弃了名声,赌这三年好时光,却是输赢难料!姨母变姨娘,满京城里头一家,别无分号了。

  入府后的杨思瑶因没有光明正大的身份,连给老太太递茶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享于华、于珊叫一声母亲。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看不上她,最起码,于蕴就第一个向她递出了橄榄枝,巧笑嫣然地喊着‘姨娘’。

  于珊的眼睛一眯,心下警惕,提前送走了徐姨娘这个良妾,就来了一个杨思瑶,命运果然没有打盹的时候。杨思瑶要安分也就罢了,若是不安分,那实在抱歉,她真的不介意压你压到泥潭里,让你再也飞不上枝头。

  皇宫四皇子寝殿。

  等四皇子收到消息的时候,杨思瑶已经是于昭轩的一个妾侍了,他恼怒异常地在书房大发脾气,嘴里不停地嘟囔着:“愚蠢,蠢货!”

  他冒着风险,好不容易撮合了于昭轩和杨思瑶,哪里是让杨思瑶去做妾侍的。妾侍姻亲算得上是正经亲戚吗?他还怎么借着她的手给于珊送东西?到时候于珊一句不敢私相授受就能把他的东西打回来。她杨思瑶是得偿所愿了,倒把打算盘的四皇子搁置在了一边。

  “来人,去给我查,卢韶那小子死哪里去了,三天没声响,怎么办事的!”四皇子想到卢韶,心里火气更大了,让他盯着于昭轩,盯的他纳妾了都没点动静!

  “是。”来人战战兢兢地又退了下去。

  四皇子才十岁出头,在外人面前是温文尔雅的,可一旦发火,气势却十足,让人不敢直视。便是不曾犯错的下人,面对着这样的四皇子,背后都直冒冷汗。

  下人退下后,四皇子来回踱着步子,忍不住将书桌上的书籍一股脑的挥了下去,愤愤不平的又喊了一嗓子:“一群蠢货!有了孩子都没争来继室之位,烂泥扶不上墙!”

  四皇子得了皇后的指点便盘算开了。于珊养在深闺,平常得见一面都难,怎么送礼?唯有攀上关系才好出手。他们之间的联系只有杨府,那就只能打杨府的主意。他私底下调查了一番,很容易就发现了转机——若是能将杨思瑶和于昭轩配对,那不就又有联系了,他可以借着杨思瑶的手,达成他的目的。

  上天很眷顾四皇子,他正愁没人监视于昭轩,老天就给他送来了卢韶。四皇子也不需费什么事,只是‘提点’了于昭轩的好友一番,然后,于昭轩就碰上了卢韶,再然后于昭轩就把卢韶当随行小厮用。

  卢韶为了报恩,时时传回消息,就在卢韶传回杨思瑶有了身孕之后,他还喜的多喝了一壶酒,暗忖大事可成!

  这虽然是件丑闻,但依着杨老爵爷对杨思瑶的疼宠,闹开来也就是迟早的事。之后肯定会想方设法地为她争继室之位,于老太太执拗,怕是不肯应。那杨老爵爷十之八、九是要撩手给当家人杨思逸的。

  哼,要的就是杨老爵爷将这糟心事撇给杨思逸。杨思逸不知道也就罢了,若是得知,他那么重规矩的人,定是要处死杨思瑶以洗脱杨府名声的。这才迎来了他出场的机会。不需要杨思逸低头相求,他就会本着为老师分忧之心,求父皇为于昭轩和杨思瑶指婚。

  虽说稍有荒唐,但也不是不能理解,杨氏留下的于安嗷嗷待哺,姨母做继母,于府杨府亲上加亲,于昭轩和杨思瑶身份也登对,如此甚好!

  这样一来,杨府尤其是杨思瑶肯定念他的情,那让她转送个东西还不是小菜一碟!到那时,杨思瑶就是于珊名正言顺的母亲了,继母为讨好继女,搜罗些稀罕玩意给她也正常。等过个三年两年的,于珊开窍了,他再点明,芳心可不就手到擒来了!

  四皇子的谱子打的甚好,于昭轩和杨思瑶出人意料的配合,按部就班地照着他打的谱子走。可他的好运在于昭轩和杨思瑶身上用完了,不是所有人都依着他的谱子唱曲儿,这曲子还不等谱到杨思逸那一章就断了。

  卢韶销声匿迹般,再不曾传回消息,他本以为是于府杨府正在僵持着,谁知道他不过等了三天,杨思瑶就成了于昭轩的一个妾侍,连贵妾都没赚上!

  四皇子怎么也想不出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错,怎么就坏了这一锅的米粥。

  再借他一个脑子他也想不明白。他万事只听了点皮毛,哪知道于昭轩和杨思瑶没有杨老爵爷的撮合揍不到一起去。既然杨老爵爷插手了,杨老爵爷就是再厚脸皮,也不能理直气壮的推给杨思逸,更何况,杨老太太见事不妙,早就接手了。

  杨老爵爷是心疼闺女,怕真被弄死了;杨老太太是心疼儿子,怕他沾手坏了名声;再加上一个甘愿为妾的杨思瑶,别说四皇子了,就是杨思逸也是事后才得知的。

  却说杨思逸得知此事,发的火比四皇子还大。

  因杨宇楠的事,他本就觉得对不住于府,偏杨府还可劲的糟践两府的情分,真当人家是慈善机构了。他那个妹夫的确不是好的,处事没规矩,可他也算重名声,若是没有旁人算计,他能在他们杨府闯祸!他越想心里越发愧疚,对他亲妹所出的三个孩子更多了几分怜惜。

  于珊可不知道自己差点被设计了,也不知道她被可怜了。她现在养养包子上上课,日子过得很顺畅,她不主动寻麻烦,也没人找她麻烦,自从杨思瑶进了府,于蕴再也没精力盯着她了。

  至于新妇,则一边忙着与于蕴联络感情,一遍忙着深入了解于爵爷。

  这一深入了解,杨思瑶就悲愤了!

  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昭轩好歹是个一等爵爷了,怎么这么名不副实。除了每月的月俸月银,于昭轩名下没有田产,没有庄子,没有铺子,连稀奇古玩都没有,所有的都贴着公家的标签。她是以妾的身份进的于府,嫁妆没有,彩礼没有,只有杨府给的五千两的压箱底钱,难道她嫁了一等爵府还要为黄白之物操心?没有钱,她怎么拉拢人心?没有人,难道要她孤军作战?这于府行事也忒不按常理了!

  杨思瑶这却是冤枉于府了,于昭轩其实私产颇丰,他拿着公家的钱,置地买铺子,明目张胆的一倒手就成了他的私产,老太太想着反正于昭轩早晚是爵爷,于府的财产临了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他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他在朝中虽是闲职,但也不乏冲着他的名头苦心巴结的。

  只不过,在杨思瑶入府前,这所有的财产都被老太太充了公。

  拿公家的钱置办的个人财产?那是公家的!个人名义收到的礼?嗯,那的确是个人的。但是,想当初你于昭轩花在花魁身上的钱都是走的公帐,徐姨娘讨要的私产也是走的公帐,你给于蕴、于简的田庄铺子也挪的爵府的产业,既然你有私房,那就先把这笔烂账平了吧。

  这么一折算,于昭轩的所有的私房都填补进去也不够,眼下长房还欠着公家的钱。想拿杨氏的嫁妆来填补?那是她三个孩子的,跟你于昭轩没关系;给徐姨娘的私房?给出去容易,要回来难;花姨娘的私房?你于昭轩要是不要脸了,你就去讨。

  老爵爷说,你既然不担义务不干实事,那权利财产也不必过你的手了。

  老太太说,长房有了杨思瑶这个妾侍,短期内别想有当家主母了。可总不能让个妾侍掌家吧?你杨思瑶算计的精,别人也不是傻的,你没有名分便别想把持中馈!

  所以,于府上上下下就穷了于昭轩和杨姨娘两人。

  老太太给足了于昭轩下马威,不仅没收了于昭轩的私产,还名正言顺的把中馈交给了二房三房打理,左右有老太太盯着,赵氏李氏也没胆子搜刮的太过。

  于昭轩有心反对,也不敢开口,谁让他又糟践了于府的名声的!

  老太太的意思表达的很明确——没了银子,我看你怎么蹦跶。你一错再错,我一忍再忍,但杨思瑶这事,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就是要看看没了银子,你还怎么惹是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