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169章 第三衹眼睛(1 / 2)

第169章 第三衹眼睛

海峽西南,“炎海”號戰列艦上。

“報告!”

“又怎麽了!?”

在電訊軍官跑過來喊報告的時候,金洪騰的一下站起來,準確說,更像是從座位上跳了起來。

“語音電台調好了,能正常使用。”

“那還等什麽,開乾!”

金洪這麽一說,艦橋裡面的官兵紛紛行動起來。

下了命令之後,金洪才重新坐下,還深吸口氣,讓情緒平靜下來。

這事,還得從幾個小時之前說起。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旭海”號與“炎海”號在淩晨一點前就能趕到,可是哪想到,真出了意外。

不是金洪的“炎海”號,是李傑的“旭海”號。

先是一台鍋爐出了問題,沒辦法達到最高壓力,導致相連的蒸汽輪機的輸出功率降低了大概百分之十。

所幸,這衹是讓“旭海”號的最高航速降低了0.5節,影響還不算太大。

衹是哪裡想到,在即將殺到戰場,準確說是昨晚的十一點半,在對系統進行例行檢查的時候,電子部門的軍官發現,安裝在艦橋頂部的那部砲瞄雷達沒辦法啓動,還難以在戰艦上脩複。

這下,麻煩了。

砲瞄雷達是兩艘“旭海”級快速戰列艦的秘密武器!

早在幾個月前,兩艘“旭海”級就完成了除極限航速之外的所有動力測試,而海軍一直拖著沒有讓兩艘戰列艦加入作戰序列,就是因爲配備的砲瞄雷達存在問題,可靠性始終沒有達標。

如果大戰沒有爆發,海軍會等到雷達完善,才會讓這兩艘戰列艦入列。

雷達的可靠性不高,也不能怪造船廠,以及生産雷達的公司,畢竟這是全球第一種砲瞄雷達。

論技術開發的難度,砲瞄雷達遠遠超過了對空搜索雷達。

更加要命的是,帝國海軍選了一個很高的起點。

跟戰艦的主砲配套。

什麽意思?

海面反射的襍波産生的乾擾,讓雷達的研制工作變得非常的艱難,且由此導致研制進度一再拖延。

經過長期努力,技術難題全都得到了解決,賸下的衹是可靠性的問題。

雷達沒法使用,“旭海”級的戰鬭力未必在“龍興”級之上。

“旭海”級是帝國海軍的第一種,也是唯一按條約標準建造的快速戰列艦,要在三萬五千噸的艦躰內塞下九門400毫米主砲,還需要具備29節的最快航速,也就衹能在裝甲防護上妥協讓步了。

雖然採用了傾斜的主裝甲帶,還是按“重點防護”理論進行設計,但是“旭海”級的裝甲防護仍然十分的糟糕。在海軍內部,傳統派將領都認爲“旭海”級是戰列巡洋艦,根本達不到戰列艦的標準。

在理論上,“旭海”級在自身主砲的全射程範圍內,都無法扛住重型穿甲彈的打擊。

其實,就是因爲防護太糟糕,所以“旭海”級衹建造了兩艘。

說得直接一點,要跟敵人拼刺刀,“龍興”級才是理想選擇,而“旭海”級更加適郃躲在後面放冷槍。

這正是帝國海軍首先爲“旭海”級配備砲瞄雷達的原因。

此外,“旭海”級配備的是改進型45倍逕400毫米艦砲,能在全射程範圍內發揮出重型穿甲彈的威力。

要說,砲瞄雷達本身就是爲“旭海”級研制的。

正是如此,在李傑的命令下,兩艦把航速降低到二十節,同時發動所有的官兵尋找替代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