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六章 勃勃生机,万物竞发(2 / 2)


朱颐垣亲自领着人马,绕过莱芜县城南下。

此去新泰县城不足一百里,但是在他们的面前,就横亘着冠山、徂徕山、梁父山、宫山……简直掉进了山堆了,每一步都不轻松。

朱颐垣自己拿着兵器,穿着铠甲,甚至还扛着口粮,带着紧要的公文,大步流星往前走。

至于宋琏,他什么都不带,也走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宋先生,我帮你拿点东西吧。”

宋琏抬头看了看,正是王环,“你能拿得动?”

“怎么拿不动,我能背一百斤粮食撒腿跑呢!”

宋琏实在是走不动,只能把干粮水壶交给王环。

就在少年要接过来的时候,宋琏突然想起什么,忙笑道:“多谢你了。”

王环一怔,随即还给宋琏一个格外灿烂阳光的笑容,他大大声音道:“不客气!子弟兵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

确实,他们是和清军不一样的子弟兵,是一支与众不同的队伍。

宋琏撑着腰,冲着朱颐垣大声道:“朱公子,我料定这一次,咱们必胜!”

朱颐垣也停了下来,眺望山岭,笑道:“是百姓必胜!”

他们加快行军速度,翻山越岭,一路疾驰,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出现在了新泰境内。

一天差不多五十里,这已经比一般的清军步卒还要快了。考虑到成军时间不长,又是山路难行,朱颐垣来得堪称神速。

而且进入了新泰境内之后,朱颐垣就能明显感觉到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一路上不断有村民过来,当知道他们是从莱芜过来的,纷纷送来粮食饮水,犒劳义军将士。

还有人跟他们诉说百姓的凄惨,大家伙实在是活不下去了,请他们无论如何,要给大家伙做主。

朱颐垣也了解到,各地拒绝缴纳过高的田租,孔家也是急了,派遣家丁催收,抓捕百姓,戴上几十斤的大枷,愣是把人活活枷死了。

朱颐垣告诉乡亲们,他都知道了,一定替百姓出气。

就在他们赶来的时候,宋继澄率领着十几个乡绅耆老,也来拜见朱颐垣。

“万柳先生,这百姓受不了,怎么缙绅也苦不堪言?”

宋继澄无奈苦笑,“都是造孽啊!眼下孔家的粮食收不上来,清廷又不断催,巡抚方大猷已经红了眼睛。他们现在想了个办法,已经开始勒令士绅缴纳存粮。”

“存粮?”

“对,就是家里的存粮,按照功名算,如果出过进士,交三万石,举人一万,秀才三千,没有功名的缙绅大户,也要交五百石。交不上来,就抓起来,扔到大牢里面,让家里出粮食,不交够,就别想出来。”

朱颐垣一怔,皱眉头道:“我怎么好像在哪听过啊?”

宋琏忍不住道:“这不就是李闯王的拷饷吗?大清可真有本事,连这招都学会了!”

朱颐垣也只能长叹连声,“万柳先生,无论如何,在均田这事情上,我不会退让的。这是我希望诸位也能明白的事情。”

来到的这些乡绅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个站出来,沉声道:“朱公子,听说你手下很缺人?”

朱颐垣点头。

这位又道:“还听说朱公子优待商贾?”

朱颐垣再次点头,“只要互通有无,不搞囤积居奇,我绝不为难商人。”

听到这里,这位士绅咬了咬牙,双膝跪倒:“与其被孔家逼死,还不如追随朱公子,求公子收留。”

连士绅都被逼着从贼了……朱颐垣突然觉得,他好像应该给孔家发个奖章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