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八章 屡试不第的倒霉蛋(2 / 2)


“莫非是峄县?”谭德玉道:“那里离着台儿庄不远,可是运河要冲,如果拿下来之后,漕运就在咱们嘴边了。”

朱颐垣却摇了摇头,“不是峄县,是郯城!”

“郯城?”这一下子谭德玉可坐不住了,瞬间站起,沧桑的面庞上,尽是惊喜。

郯城这地方,可是太重要了。

这里北接沂蒙,南向淮海。

是鲁南门户,苏鲁之间的咽喉。

得到了郯城,也就意味着整个沂蒙山区的版图完整了。

朱颐垣可以依托整个沂蒙山区,和清廷周旋。

而且拿到了郯城,也意味着取得了进军南直隶的钥匙。

进攻退守,游刃有余。

毫无疑问,这都是消灭佟养量带来的福利。

沂州到手,附赠费县和郯城,朱颐垣直接掌控的县城,就达到了八个之多,治下百姓,也有五十万左右。

整个局面,彻底打开了。

现在最大的事情,就是巩固新进攻占的地区,迅速落实新政,把百姓掌握在手里。

还有就是扩充兵马,用最快的速度形成战斗力。

因为接下来不光是山东的清军,南直隶的清军也会加入围剿的行列。

很快就会让朱颐垣体会到什么叫人怕出名猪怕壮。

“七爷,留下一个千户,我们立刻南下。”

谭德玉点头答应,虽说没有消灭柯永盛,但毕竟把他给吓得不敢动,也算可以接受了。

他们果断返回,在一路上,得到的消息越来越多,也弄清楚了详细过程。

由于佟养量几乎全军覆没,逃回来的人,把消息告诉沂州城的人,顿时许多官绅争相逃窜,失去了当头的,王俊轻松进入沂州。

随后他决定攻击费县,此时费县的清军十分薄弱,前后经过两天战斗,费县落到了王俊手里。

而就在这时候,郯城那边,有一个叫吴长峰的读书人,愤然起兵……他年过三十,读了二十年书,在大明朝,他屡试不第,连秀才都没考上。

前些时候,他参加了清廷的考试,对不起,一样落榜。

已经快三十五岁的吴长峰彻底失望了……大明朝考不上,大清朝一样考不上,天下乌鸦一般黑,想要出人头地,就要另寻出路。

很凑巧,他得到了三篇文章,吴长峰看完之后,立刻就悟了……这三篇文章简直就是给他写的。

大明朝已经烂透了,大清朝又欺负人,想要过得好,就要重新凝聚人心,很凑巧,前些时候,朱颐垣还进行了考试,选拔了一批官吏,

吴长峰果断散尽家财,聚拢起五百名乡勇。

郯城的县令也是昏了头,他听说佟养量战死,贼兵杀过来,他竟然四处召集乡勇,宿卫郯城。

就这样,吴长峰大摇大摆领着人马,进了郯城,然后他就把县令抓起来,开城迎接王俊了。

最初王俊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经过反复确认,他才领兵进入郯城,并且给朱颐垣送了消息。

等朱颐垣赶到,已经是二月份,他见到了吴长峰。此人相貌堂堂,额头高耸,鼻子挺拔,带着一股子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劲儿。

“朱佥事,在下不想平白无故当你的官,你给俺出个题目……俺就不信,这辈子什么考试都过不了!”

朱颐垣还真就点头,“那好,你就写一篇文章,分析我接下来要怎么发展壮大,如何?”

吴长峰立刻点头,“好,我现在就写。”